生活充满负能量,怎么保持积极阳光
发布时间:2018-10-22文章来源:会明心理浏览次数:697
——手把手长期班:像咨询师一样生活
下面这些情况,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发生:
早高峰地铁,被有座乘客翘起的二郎腿踢了裤子。
上午专心写邮件,被同事的聊天打断,半天想不起要想写的内容。
中午吃饭,心心念念一个周末的外卖今天任性休息不营业。
晚上回家不得不跟不熟的同事同路,一路上气氛很尴尬。
……
明明一整天并没有什么特别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一天下来,就是没来由的情绪低落,一大早的好心情早已磨损殆尽,晚上回家只觉得疲惫又不开心。身边的人关心询问,却又说不出低落的原因。就好像每个人的“正能量”都有固定的配额,会被负能量一点一点侵蚀,到晚上就已经疲惫不堪了。
照这样计算,咨询师大概是每天要接受最多负能量的群体,工作的大部分内容几乎都是在和负能量打交道。然而咨询师群体大部分都活力满满、精力充沛。甚至很多咨询师都拥有很好的人生“续航能力”,比如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老年还一直坚持在为来访者治疗、著书、演讲直到85岁去世。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要知道心理咨询师是如何生活的,就需要去了解咨询师对自己、对关系、对他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对自己——觉察、悦纳、成长和变化
没有人是完美的,但如何面对我们身上不完美的部分,则是心理咨询中在不断探索的课题。自卑、恐惧、攻击……很多的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心理症状,都是源自对自我的不接纳。
举个例子:
A:你身高不够,这条裙子不适合你
B(不接纳自己):你凭什么这样说我,裙子尺码不合适能怪我吗,你以为自己穿得多好看吗?
B(接纳自己):我也觉得,还是上次那身搭配适合我,不过这裙子款式我好喜欢!
如何看到自己的不完美,不为此责怪、懊恼、攻击他人;而是体验、觉察、看到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是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看到自己的独特。
对关系——有弹性的边界感
很多小伙伴应该都听过“温柔而坚定”这个说法,是我们对人的态度,同样也是我们对边界的态度。
每个人在与任何人相处时,其实都是有边界的,我们和每个人的边界也有所不同。也许无法明确的说出这个边界,但是当边界遭到侵犯,或变得疏远,我们都会感到不舒服。
比如同事下班后邀请去他家吃饭,但觉得彼此的关系还没有到可以去家里的程度。
温柔但边界模糊:“嗯……好吧”(怕同事失望,委屈自己同意)。
强硬但边界清晰:“不去,不想去,不愿意”(坚定而不留情面的拒绝)。
温柔而坚定的边界:“我很愿意去赴约,但是觉得在外面吃饭会更轻松一些,你觉得呢?”
对他人、对事——积极的情绪觉察和拥抱不确定
积极的情绪觉察:
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真实的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能够恰当的避免或解决很多不必要的争执。
例如:
男士晚上有应酬,喝酒到深夜才醉醺醺回家。第二天,妻子和丈夫交流昨晚的醉酒事件。
未经觉察的愤怒:“你大半夜的出去喝什么喝?下次再喝到那么晚以后就别回来了!”
但是当我们去觉察自己的情绪才会发现,我们的愤怒其实是由对爱人的担心、由熬夜等待的委屈引起的。当我们识别了自己真实的情绪,就不至于被“愤怒”所控制,而是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真实表达情绪:“你昨晚那么晚回来,我觉得好担心,而且等你到那么晚,真的有些委屈,之后你的聚餐可以控制一下时间,或者少喝些酒吗?”
拥抱不确定:
只要人类还需要与人打交道,就难以避免和各种不确定共处。
我们无法确定在一个公司待多久,无法确定身边的恋人是否有天会离开自己、无法确定同事朋友对自己的评价、无法确定能做好手头的事……
作为引起焦虑的“罪魁祸首”,不确定感总是让人坐立难安。很多亲子关系、家庭矛盾都是因此而起。例如家长因为孩子身上一些行为问题是否能改正、什么时候改正、会不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而带来的不确定感,这种焦虑再放大和传递给孩子,引发亲子关系的隔阂、青少年的叛逆、和种种家庭问题。
人的一生,能确定的事只有改变和死亡。拥抱不确定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也有人会觉得,咨询师都是经过多年专业的系统学习和成长,逐渐成为现在的样子,普通人要做到这些很困难吧?其实,提升个人的自我觉察能力,就像是找到自我成长的一把钥匙。生活中的转变也会逐渐发生。毕竟,变化才是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定律。
如果你也愿意像咨询师一样生活和思考
看到改变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生
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成为更好的自己
10个月,80课时:手把手长期班,教你像咨询师一样生活和思考
何时开课?上课地点?上课时间?
(以上信息在招生结束后,由所有学员共同讨论决定,可选地址:万寿路、团结湖、大屯路)
课程费用:15800元(9月20日前报名XXXX元)
招生人数:5-8人
报名方式:
路老师:15110092721(同微信)
范老师:15811375363(同微信)
萧老师:15110097857(同微信)
想了解更多课程信息,快去戳助理老师询问吧!刚刚报名课程的小伙伴,已经和张老师在咨询室沟通半天啦~
带队咨询师
张蕴波
会明心理专家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员
北京电台新闻频道《婚恋人生》特约心理专家
《中国女性》杂志心理专栏作者
12355青少年法律与心理热线咨询员
【专长领域】
神经症类咨询:(产后)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症状的调整
婚恋情感:夫妻沟通困难、婚姻挽救、婚外情、恋爱辅导、婚姻适应、情感陪护
青少年心理:厌学问题、考试焦虑、人际关系、与父母沟通困难、挫折应对、早恋、网瘾、自卑心态
家庭咨询: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沟通模式
性心理咨询:青少年性心理问题、性生活不和谐、心因性性功能障碍等
【专业背景】
曾接受精神分析、意象对话、认知领悟疗法、职业心理辅导、青少年心理辅导等训练
深受中国古代智慧的影响,汲取众家之所长,历经十余年的打磨,咨询技术日臻娴熟完善。
【咨询理念】
1、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途径;
2、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就能找到解决方案;
3、心理咨询在心理层面工作,并把从心理层面获得的领悟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4、一切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