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览室

您的当前位置:心理辅导 > 阅览室>实用心理

你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16-12-19文章来源:浏览次数:7390 点赞量:12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萨提亚

 

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来自与父母的关系,无论父母是否健在,是否与父母同住都不重要。

如果你不是由亲生父母抚养长大,那这里所谓的父母是指在你心中的地位等同于父母的人,可能是你的姑姑、阿姨、养父母、兄弟姐妹、老师等抚养你长大或代理父母职位的人。如果跟父母之间有任何不满,往后的人生就会一直带着这份不满;如果跟父母的关系良好,就会把相同的赞赏与感谢带入往后的每一段关系里,因为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都是孩提时代与同性或异性父母关系的复制。


你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 -家庭困扰_会明心理咨询中心.jpg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方式的不同带来的后果:

A:绝对权威型父母 “纸老虎”

权威型父母与孩子和他人的沟通模式一般是命令、指示、要求、威胁和操控型的。这样的父母一般会出现两种孩子,一种是在成人(非成长)极度压抑自己,内心焦虑,胆怯羞涩,不愿意去承担责任,另外一种就是成长为父母一样的孩子,极度叛逆,内心很多的愤怒,跟父母的关系疏离。

B:专制型父母

这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很容易就会“调教”出一个自卑,退缩,依赖的性格,没有独立的人格。

 C:溺爱型父母

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公主病”和“王子病”患者多是此类型父母贡献的,在成人之后与别人建立关系时容易出现情绪化倾向较严重,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

D:“忽视型”(即冷漠型)父母

这样的情况下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跟父母一样,在TA成人之后也会变成冷漠型父母,没有自控力,另外一种就是变得成为一个大众的大白型人物,但是最可悲的是TA依然没有学会爱自己。


其实,说到这里的时候,小编的心不可抑止的跳动了一下,我知道是我的原生家庭也撩了我一下,怎么说呢,我的父母是绝对权威型+忽视型的父母,那么你肯定会说,小编好惨!!!是啊,曾经我也这样认为,但是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和对心理学的了解,反而学会了感谢父母。

青春期的时候我很叛逆,内心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现在我知道是愤怒),所以一直对自己要求很严,也会有很多的委屈,总认为父母忽略了我太多,我就用父母在乎的学习成绩来获取父母的关注,我也就成为了那“该死的”别人家的孩子(de se)。后来,接触到心理学,我刻意的去了解了父母的原生家庭,原来父母并不是故意忽略我。而是,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来关注我,或者说他们没有关注的能力,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给他们。忽然,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的撞击了一下,给父母打了个电话,做了我人生二十多年的第一次表白,想他们,爱他们。所以,有些棱角也在慢慢变得柔和~~也在学习接纳。

 

你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 -家庭困扰_会明心理咨询中心.jpg


如果今天的你依然无法释怀,就跟我一起做个小小的游戏吧......

游戏开始之前,请大家为自己寻找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环境。可以是工作的办公桌,可以是休闲的咖啡馆,也可以是睡前温暖的被窝。

那么有条件的,可以准备纸和笔。没有也OK,使用自己强大的右脑吧!

 请闭上眼睛(不要那么听话,请看完以下指导语再闭......)

 1、想象你父亲与母亲的形象

 /他长的什么样子呢?

 /他的性格是怎么样的?

 /他在做什么?

 你与他们怎么互动的?

 2、如果给你一个可以换掉你父母的权利,你想换掉谁?父亲还是母亲?

3、想要换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母亲呢?

 /他长什么样子?

 /他的性格是怎么样的?

 你与他们怎么互动的?

 4、为什么要换/不换?

 想象过后,将你的答案写在纸上吧。同时,想必你也体会到了很多很多的情绪,请一一将他们记录下来。

 

我在一所中学的心理辅导课上带孩子们做过这个游戏,课后收到了很多同学的反馈。其中一位是这样表达的:

“在一开始我知道要做这样一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换掉我的妈妈!因为她很情绪化,从小到大她带给我很多的伤害。她从不考虑我的感受,只按照她的意愿决定所有的事情,这让我很受挫。我想如果我有机会可以换掉父母那我一定是毫不犹豫的。

可是当我准备在纸上写下这一切的时候,眼泪却止不住的流出来。即使只是假如,我仍旧感觉到这一笔写下去那么我就此跟她再无任何关系时候的伤心难过。是的,她带给我很多痛苦,让我自暴自弃,我无时无刻不希望我能拥有一个更温柔更理性更独立的母亲。但是原来,即使说了那么多狠话,吵了那么多撕心裂肺的架,我仍旧只希望她来做我的妈妈。

 

分享这一小段并不是说游戏的最后大家要学会感恩、要如何如何理解自己的父母。相反,你怨恨、讨厌、嫌弃你的父母也好,坚定地要将Ta换掉也好,这都是可以的。重点是需要你去体会这个过程中你的内心是什么感受:默然?纠结?痛苦?愤怒?痛快?开心?

 

希望这个心理游戏能引导大家去梳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找到纠缠在自己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结点。让自己留给孩子的是一个可以学习的原生家庭模式。


---------如果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扰,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咨询电话:010-68216165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